时间:2023-05-06 21:51:37 | 浏览:65
时间如赛车过隙一瞬而过,流年似潺潺溪水一去不复返,往事如过眼云烟,消失在彼此眼前。而今,我要做的是拾起曾经的乐趣。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高档的代步工具,随着私家车、轨道交通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往日显赫一时的“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世纪70、80年代的上海街头,脚踏车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对自行车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它承载着太多的故事,见证了平民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公务车改革,没了专车,便开起了私家车。交通大整治,马路上许多上街沿涂上了黄漆,一刻也不能停了,找停车位的不易,停车费涨价,低碳出行的倡导,锻炼身体和寻找儿时的感觉,这些情况让我萌发了买辆自行车的念想。
去江苏路市三女中对面的车行,寻思着买辆适合自己踏的自行车,可车行里几乎都是捷安特、美利达等山地车、公路车,忽然看到一辆非常熟悉的自行车靠在角落里,满是灰尘。凑近一看,竟是儿时久盼的“永久”经典款自行车。我欣喜若狂毫不犹豫掏钱欲购之。师傅问:“你怎么想到买永久?”我好生纳闷:“为啥问这个问题?”师傅回答:“买永久、凤凰车基本都是老外,上海人几乎没人买”,我一下子怔住了。
上海永久自行车总厂挂牌仪式
1990年展销会上的永久自行车展台
曾记得,七十年代的弄堂谁家买回一辆崭新的“永久”、“凤凰”,停在家门口就像明星一样,人们围着它指指点点,不停地议论,有人按按铃,声音特别悦耳,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比现在谁家有辆“劳斯莱斯”还稀罕。当时买辆自行车几乎要一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还要凭买自行车的专用票子……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又从童年的时光飞回眼下,我抓住“永久”车把上的吊牌看了价格,“哦,498元,男式28寸,全链罩”,看着这辆复古、经典、怀旧的自行车,我没再犹豫什么,付了钱,还为自行车配了个箩筐和锁,将车推出了门外。
骑自行车,这曾经是我最习以为常的事情。
如今骑上“永久”,踏着不听使唤的踏板,手扶着左右摇摆车把,由于久未骑车,没掌握好平衡,车子向外倾斜,身体随之也倒了下去,“砰”的一声,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弄堂口,新车压在了我的身上,样子狼狈极了。“领导,踏脚踏车啦?”弄堂里的车辆协管员一脸的疑惑,我从地上爬起,尴尬地笑笑,推车进了机关大门。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过去的生动写照。“自行车王国”、“中国制造”的象征,以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我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的布什(后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特意骑了“永久”自行车和他的夫人芭芭拉在天安门金水桥畔拍照留念,照片中自行车的车架上清晰地印有“YONGJIU”(永久)。
曾经沪杭铁路光新路道口蔚为壮观的自行车洪流
我从小就有自行车踏,那是在邮局工作的姐送信的绿邮车。那时我太小,学骑自行车还是侧身脚踏自行车横杠的三角架下,半圈半圈的踏,纵然很别扭、费劲,却也打消不了对自行车的好奇。渐渐地熟悉了自行车,开始尝试着跨过横杆站在自行车上面踏,这样脚踏可以踏满圈,跑起来也快了许多。但因我个头小,屁股与坐椅还是无缘,有时一个急刹车或一个方向打偏,没少摔跤遭皮肉之苦。那时,我没有红绿灯的概念,在江苏路愚园路闯了红灯被警察叔叔拦了下来,直到穿着邮递员制服的姐赶到,费尽口舌警察叔叔才放行。
进了中学,我骑车时常双脱手招摇过市,身边驶过一辆拖拉机也会一手搭上其车架,一手扶着自行车借力,虽是危险动作,却乐趣无穷。
儿时记忆中爸爸的自行车
父亲曾经买过一辆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星期天我有空就用纱头擦自行车,还把自行车倒过来,让车轮转动着擦钢圈,一根根擦着车轮上的钢丝,加缝纫机油,双手沾满了乌黑的机油,把“永久”擦得铮亮铮亮的。弄堂人自行车一族星期天无疑都是这样的规定动作。说来好笑,父亲骑“永久”,下雨天是不骑的,怕锈了钢圈,骑到脏乱处还肩扛自行车,宁愿自己受累也不让“永久”受脏。
重骑“永久”,在马路上“拉风”啊。红绿灯下,一些人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咦,现在还有新的“永久”自行车?”一个骑着“老坦克”的中年男子好奇地打量着我的‘永久“。
重骑“永久”,才知道现在骑车人的不易。有汽车停在马路边,骑车人只好弯到机动车道,被逼与汽车抢道;有时被汽车喇叭按得催命似的,冷不防还被探出头的司机骂上几句。一次,一辆汽车在我身后猛按喇叭又疾驶而过,吓得我差点从“永久”上摔了下来。这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司机对骑车人的理解、礼让瞬间涌上心头。
现在停车场越来越难找,停车费越来越高,洗车费越来越贵,上街沿的黄线越来越多,能停汽车的地上越来越少,开车稍不留意还要被电子警察抓拍。短距离出行,自行车已是我不二的选择,“永久”已成了我生活中的新朋友。骑着这种靠本身体力去踏的自行车,我感觉十分自由,令人畅快无比,想停就停,马路上与我熟悉的人点头打招呼,已是久违的感觉。曾经在红绿灯下碰到了中学四十年未见的老同学,竟然还一下子认出了。
现在骑车人还有诸多不便,不少道路没有自行车行驶的份。路边的自行车修理摊没了踪影。车胎漏气,找个打气筒并非易事,想补胎甭想了。不少马路的自行车道成了汽车的停车场等等,当然也有骑车人逆向行驶,转弯伸手示意更是少之又少,令人深思。
落日的余晖斜照在脸颊,微风吹起,愚园路上的悟桐树叶轻轻落下,车轮碾过的树叶沙沙作响。回头,那落日黄昏,飘飞落叶,重骑“永久”,风光无限,感觉真好。
文中配图来源丨方志上海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高琴
MEEBO KAFEE米咖烘焙和当下天气适配的雪芭冰淇淋,因为少了些许甜度,一口下去更添一丝沁爽。“宁宁”已经帮你整理好了,哪款是你的最爱。日前,一款名为“五。“五粮液雪芭”冰淇淋、意式豆浆冰淇淋。在这个酷暑季节,一批冰淇淋新品在长宁上市了。
在飞盘热潮之前,上一个流行的还是自行车骑行。几万块的产品已经一车难求,即便是高端发烧爱好,但我相信这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如果我告诉您,现在有一台“买菜车”,售价六位数,您作何感想?如果它悬挂的是爱马仕标识,已经售罄,您还会觉得离谱吗?那么
9月20日,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茅箭区市场监管局、街办社区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组逐一对7家电动自行车品牌销售门店进行了检查,重点核查了经营单位主体资质、产品执行标准、3C认证及蓄电池、充电器产品标识
长宁新城横空出世,东宝区倾尽全力重点打造长宁新城是东宝区委、区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投入打造的新城区,是东宝城市发展的热土和核心片区。新城东临焦柳铁路、南至泉口路、西达西外环、北抵北外环,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约12万人。长
7月25日,连续高温天气迎来一个凉风阴云的时刻。一大早,义马市体育公园人声鼎沸,“行走是吾乡”环中原2021-2022年度自行车赛(义马站)暨“丝路古驿 能化新城”自行车赛在此隆重举行。8时整,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义马市500余名业余骑手头戴
近日,牧野分局与市局情指快反处置中心联合作战,闪电出击,连续侦破四起电动车、自行车盗窃案件,依法拘留5名嫌疑人。看到车没锁,临时起贪念李某在牧野区学府第一城小区某公司内干临时工,11月10日12时,她看到小区楼下有一辆电动车没有上锁,便暗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对淮南市的公共自行车进行修缮、更新,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同时还建议引入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中共淮南市委办公室回复。回复内容:网友,您好。您在人民网给市委书记留言反映公共自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发生,12月15日上午,青阳县在县公安局车驾管服务中心举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启动仪式。为有序推进号牌申领工作,本次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实行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电动自行车车主可通过皖事通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30日消息(记者符彩云)规范不落实“门前三包”行为,整治老旧小区“十乱”问题、生活垃圾分类、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为深入推进“创文”工作和市容市貌整治行动,连日来,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三亚市
编者按:近年来,兰陵县深入贯彻临沂市委、市政府对接长三角,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部署,以菜为媒,立足对接长三角“三步走”先行区定位,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将发展融入“大临沂”格局,依托资源